前奏:孟加拉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幾乎為零
說到孟加拉,人們腦中浮現的可能是”人口過剩”、”貧窮”、”遙遠”等模糊概念。這是我在2018年出差前與多數人共有的刻板印象。公司原派駐的女同事被環境衝擊到崩潰,短短數日便淚流滿面地要求撤離,這才換我頂替前往。

三個月後我瘦了十公斤回來,帶著滿腦子故事。讓我帶您走進這個存在感稀薄卻令人難忘的國度。
初見:達卡機場的下馬威
抵達孟加拉最大機場達卡機場時,迎接我的是與現代化絕緣的體驗。這座形同縣城汽車站的機場人潮洶湧,門外聚集著無所事事的群眾,每個外國人都會被數十道目光洗禮,彷彿在說”歡迎光臨,快來撒錢”。
前往酒店:混亂進行式

離開機場後的景象更令人窒息。計程車、三輪車、手拉板車甚至牛車爭道而行,沒有紅綠燈的街道上演著弱肉強食的戲碼。路邊垃圾成堆,隨處可見對著牆角小便的身影。
空氣中飄散著灰塵、垃圾與汙水混合的”孟加拉限定”氣味。達卡的交通惡名昭彰,親眼見證後可以斷言這裡絕對是全球最塞車城市之一。
日常真相:停電與佛系生存

基礎建設的匱乏在這裡是日常。停電不分晝夜隨時降臨,有次我搭電梯到一半突然漆黑一片。當電梯卡在半空時,同梯的孟加拉大叔淡定拍肩:”別擔心,每天都會停幾次,很快會復電。”
這種環境下磨練出的佛系生存智慧,著實令人佩服。
擁擠貧困:赤貧國度的生存實錄

14.7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擠著1.6億人口,孟加拉有著全球最高的人口密度。超過六成人口務農,工作機會卻少得可憐。普通清潔工月薪約800人民幣,連溫飽都成問題。
難民營的狀況更觸目驚心。孟加拉擁有全球最大難民營,百萬人蝸居在狹小區域,缺乏乾淨飲水與電力系統。數百人共用一個廁所,許多人赤腳走在糞水橫流的街道上。
驚人的貧富差距

孟加拉的貧富差距堪稱我見過最懸殊的景象。一邊是蜷縮在危房甚至露宿街頭的貧民,另一邊則是擁有司機、傭人與保安的豪華別墅區,富人們在冷氣商場裡享受現代化生活。
最諷刺的畫面莫過於穿過堆滿垃圾的狹窄巷弄,盡頭竟矗立著五星級酒店。當我親眼見到酒店外牆與內部園林泳池水上樂園形成的魔幻對比時,震撼感至今難忘。
街角青年世代
孟加拉街頭最常見的景象,莫過於無所事事的年輕人終日坐在路邊。起初以為他們只是臨時歇腳,直到連續數日看見相同面孔,才驚覺多數人竟是長期失業。在停水停電成為日常、工作機會稀缺的環境下,街角閒聊成為這代青年消磨時光的主要方式。
宗教習俗與「另類殺魚法」

作為伊斯蘭教佔九成人口的國家,孟加拉的宗教印記深入骨髓。禁食豬肉的傳統使雞肉魚肉成為主要蛋白質來源。
最令我瞠目的是當地特殊的殺魚方式——將魚翻面任其「自行撞刀」。這種避免直接殺生的「甩鍋式」處理法,既令人費解又莫名滑稽,卻也生動展現了宗教對日常生活的深刻影響。
布里甘加河:超乎想像的污染

作為達卡的生命之河,布里甘加河卻淪為全球污染最嚴重水域之一。我親眼目睹民眾在混濁河水中沐浴刷牙洗衣,其骯髒程度甚至讓恆河相形見絀。
最荒誕的是明知河水污穢,當地人仍照用不誤。分不清究竟是無知還是無奈。
孟加拉日常:混亂交響曲

擁有1.6億人口的孟加拉是個充滿矛盾的國度。這裡有全球最混亂的交通與最低廉的物價,卻在失序中維持著某種微妙平衡。民眾在艱困環境中展現驚人韌性,於塵土飛揚的街頭譜寫著屬於自己的生存樂章。
咖哩王國的美食印記

孟加拉的飲食與印度相似,以咖哩為核心主題。從馬鈴薯、洋蔥到簡單的米飯,所有食材都浸潤在咖哩汁中。雖香氣撲鼻,但菜餚普遍重油重味,連續食用幾餐後便會渴望清淡滋味。
當地特色飲品是茶,但並非普通茶飲——這裡流行薑茶。入口時能感受到生薑特有的辛香刺激,令人精神一振。不過當地水源普遍存在重金屬污染問題,瓶裝水成為必備之物。稍有不慎,腸胃不適便可能成為旅途困擾。
傳統服飾:紗麗與隆基

在孟加拉,女性普遍穿著紗麗——這種傳統服飾由長幅布料製成,必要時甚至可充當毯子使用。雖然是穆斯林國家,但對女性衣著要求相對寬鬆,只要不過分暴露,皆可自由選擇裝扮。
男性則多穿隆基,這種融合長袍與裙裝特色的傳統服飾常配白色小帽。街頭隨處可見如此裝束,構成極具在地特色的市井風情。
交通運輸:移動的交通工具博物館

孟加拉街頭猶如交通工具博覽會,汽車、公車、三輪車甚至人力板車爭道而行。公共巴士不設車門,乘客需在行進間完成上下車動作。
綠色三輪車雖價格低廉,但司機常會臨時加價或繞道行駛。為避免糾紛,事先議價是必要程序。這種交通工具因兼具便利性與經濟性,成為擁擠街巷中最受歡迎的移動方式。
經濟困境:人口大國與脆弱經濟

擁有1.6億人口的孟加拉呈現人口爆炸與經濟脆弱的矛盾景象。農業雖是經濟支柱,逾六成人口務農卻難以追上人口增長速度。紡織業支撐出口貿易,但僅能勉強維持經濟運轉。
低薪資水平成為常態,多數勞工月收入不足800元人民幣,在達卡等都市僅夠維持基本生存。儘管食品價格低廉,但對低收入家庭而言,一頓簡單早餐仍可能成為沉重負擔。
宗教儀式與「殺魚之道」
作為穆斯林國家,孟加拉人忌食豬肉,主要透過雞肉與魚類攝取蛋白質。市場中可見特殊宰魚方式:將魚體倒置使其「自行撞向刀刃」。這種看似規避直接殺生的做法,實則展現宗教戒律與現實需求間的微妙矛盾。
達卡「奇景」:矛盾共生的城市圖鑑

在達卡街頭漫步時,常會見到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坐在路邊。他們既不工作也不經商,只是閒坐聊天消磨時間。這主要源於當地就業機會匱乏、生活條件惡劣,以及頻繁的停電停水問題。
達卡最鮮明的特徵是貧富並存的景象。當街道充斥著貧困與垃圾的同時,同一區域卻能找到豪華酒店和購物中心。這種貧富之間的強烈對比既刺眼又無法忽視。
結語:孟加拉國的獨特魅力

孟加拉國是個充滿矛盾的國度。這裡有全球最擁擠的城市、最混亂的交通和最低廉的收入,但人民卻以驚人的韌性在混亂中尋找希望。儘管這個國家在國際舞台的存在感微弱,但其原始真實的面貌總能給造訪者留下深刻印象。
或許,這正是孟加拉國最大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