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歷經五年修復的巴黎聖母院正式重新對外開放。
巴黎聖母院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位於塞納河畔的西岱島上,與巴黎市政廳、羅浮宮隔河相望。這是一座哥德式基督教教堂建築。
這座經歷了860年歷史的哥德式建築,不僅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世界遺產、歐洲文學文化的里程碑,也是基督教和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2019年4月15日,在維修期間,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撕裂了許多人的心。火災造成的損失令人心痛。
如今,經過五年多的緊張重建,巴黎聖母院終於重新向世人開放。現在我們有機會見證這座偉大建築的重生,透過歷史的滄桑感受它的無盡魅力!
火災的悲劇
巴黎聖母院的火災發生在一個平常的春夜。它最初是由於建築物內的電力故障而開始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火焰迅速蔓延,吞噬了宏偉的哥德式教堂。
巴黎聖母院標誌性的尖塔在熊熊的火焰中倒塌,木質屋頂幾乎完全化為灰燼,與石拱頂一起倒塌到中殿。幸運的是,大教堂的主要結構被保留了下來。
消防隊員花了15個小時將火勢撲滅,但巴黎聖母院已成為一片廢墟。目睹這場悲劇的人們心碎不已,聚集在大教堂前,為這個信仰和文化的象徵默默祈禱。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災後演講中承諾五年內重建大教堂。各界捐款紛至沓來。路透社報道,150 多個國家捐贈了超過 8.46 億歐元。
作為全球焦點,巴黎聖母院的修復也引發了各種想法和爭論。一個組織發起了全球徵集活動,收到了來自 56 個國家的建築師和設計師的 226 份創新提案。
經過多次討論和協商,法國政府決定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將「忠於原來的建築」。
災害評估和碎片清理
巴黎聖母院火災後的首要任務是保護結構完整性並評估損失。
巴黎聖母院的清理和損壞評估包括內部家具、雕塑、繪畫,以及清理鉛屋頂融化留下的有毒殘留物和燒焦碎片。
來自 15 個學科的國際團隊參與其中。每天都有超過千名頂級建築師、工程師、考古學家、科學家和藝術史學家對大教堂的內部和外部空間進行詳細的勘察。
專家們仔細研究了巴黎聖母院的每一個細節,從屋頂和尖頂到牆壁和內部裝飾,確保所有修復材料和技術都與原始結構相匹配,以保持歷史的真實性。
修復和重建——屋頂和尖頂
巴黎聖母院屋頂和木框架的重建是修復過程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之一。
因此,修復過程中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建築材料的短缺。根據《衛報》報道,為了保持歷史的一致性和風格的統一,重建項目使用了與原始建築相同類型的木材和結構支撐。
這些橡木隨後被運往法國 45 家木材加工廠進行初步切割和乾燥。熟練的木匠也被召集起來,使用「古老的技術」與傳統的工具和工藝進行手工雕刻。
巴黎聖母院最具代表性的部分96公尺高的塔尖在大火中被完全摧毀。新尖塔的設計是複製原來的尖塔,使用相同的石頭,並計劃在其頂部安裝一個新的十字架。
尖頂頂部的金色風向標由建築師菲利普·維倫紐夫設計,象徵巴黎聖母院的重生。在裡面,一個密封的裝置記錄了那些為巴黎聖母院重建做出貢獻的人的名字。
尖塔的重新安裝不僅恢復了大教堂的外觀,也像徵著這座歷史建築的復興。
修復和重建——牆壁和柱廊
大教堂的部分內牆和柱子受到火災產生的煙霧和熱量的影響,需要徹底清潔和修復。
為了盡可能避免損壞原有的石牆和柱廊,這個過程非常細緻,需要多層清潔才能將其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不僅清除了火災引起的灰塵,還清除了幾個世紀以來累積的污垢。現在,巴黎聖母院的米色盧特蒂安石灰石牆煥然一新,與新粉刷的赭石拱頂一起閃閃發光。
巴黎聖母院以其美麗的彩色玻璃窗而聞名於世。儘管標誌性的玫瑰窗在火災中毫髮無傷,但專業團隊仍將受損的窗戶拆除,並送往法國和德國的玻璃工作室進行清潔。
在這裡,工匠們檢查了每塊玻璃,重新組裝和更換損壞的部件,以確保窗戶保持原來的風格。為了防止未來的損壞,重新安裝窗戶時將添加防護罩,以保護窗戶免受環境影響。
修復和重建——地板和天花板
大教堂的內部地板由各種材料製成,包括石頭和木材。火災發生後,這些地板不僅受到煙霧影響,還可能因水損壞而變形。
拱形天花板上因火災造成的大洞已不再可見,新的石頭被小心翼翼地拼湊在一起。高高的天花板和煥然一新的白色石雕抹去了五年前那場毀滅性火災的陰鬱記憶。
一切都經過翻新——從壁畫和格子地板到從鐘樓上拆除的大鐘,清除了鉛塵,並由最初鑄造的諾曼底鑄造廠修復。全新的高科技照明系統也將增強其外觀。
修復與重建-祭壇與雕像
教堂內最神聖的地方祭壇也被大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修復後的祭壇面積達200多平方公尺。聖壇由金屬框架組成,有 127 級大石階和 156 塊大理石板。
祭壇上原有的雕塑、繪畫等藝術品小心翼翼地拆除,送往各專業機構進行修復。在此過程中,專家們在努力保留原有風格的同時,精心修復受損部位。
巴黎聖母院最重要的宗教文物之一「聖母憐子圖」在火災中倖存下來,並被轉移到聖日耳曼歐塞爾進行保護和修復。 11月15日,它被送回巴黎聖母院並恢復原位。
這座擁有 8000 根管子的著名管風琴雖然沒有被燒毀,但卻被有毒的鉛塵所覆蓋。它被送往科雷茲、埃羅和沃克呂茲的三個管風琴作坊進行拆卸、清潔、維護和重新組裝。
巴黎聖母院內的22幅17至18世紀的畫作以及掛毯和精美的工藝珍品,都經過來自各地的工匠和藝術家的精心修復,歷久彌新。
例如,法國國王查理十世於19世紀委託製作的用於儀式的“唱詩班地毯”,也是法國歷史上最大的掛毯,就在戈布蘭工廠精心修復。
復育與重建-傳統與創新
縱觀歷史,巴黎聖母院展示了裝飾風格的演變,藝術和建築在空間中延續。藝術家馬克‧庫圖里耶 (Marc Couturier) 創作的巨大金色十字架是過去與未來互動的典範。
這個十字架於 1996 年安裝在「聖母憐子圖」的正下方,兩側是 18 世紀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雕像。 12 世紀的中世紀建築矗立在這個建築群的後面,俯瞰著它們。
參觀修復後的巴黎聖母院的遊客在欣賞歷史珍寶的同時,還可以欣賞現代藝術家的創新作品。紀堯姆·巴代 (Guillaume Bardet) 設計的禮儀物品包括洗禮池、祭壇和主教椅。青銅材料傳達出高貴和簡約,與大教堂的石頭結構形成對比和補充。
大教堂的禮拜區佈置了 1,500 多把椅子、長椅、跪椅和祈禱椅。所使用的橡木與大教堂屋頂的“森林”相呼應,較低的靠背使它們更加舒適並鼓勵沉思。
此外,聖體聖體、聖杯、香爐等教堂陳設也經過法國不同藝術家和工匠的重新設計和製作,將傳統宗教象徵意義與現代美學融為一體。
聖母院也加強了消防措施,安裝了高效的監控系統,包括熱成像攝影機和空氣吸入分析裝置,能夠即時偵測火災。如果偵測到異常情況,將觸發自動噴霧系統來撲滅火災。
一條新的象徵性路線
巴黎聖母院從奠基第一塊石頭到最後封頂,最初花了 170 年的時間才建成。
在隨後的860年裡,這棟建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演變,但從未進行過徹底的翻新。如今,修復後的大教堂煥發出非凡的光彩。
為此,規劃了一條新的遊客路線:通過中央的「最後的審判」入口,遊客將按順時針方向前進,首先遇到舊約和耶穌生平的場景,然後到達復活的場景。
這條路線具有像徵意義,引導每位遊客「從北方的黑暗走向南方的光明」。
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荊棘王冠”,這件珍貴的文物最初保存在國庫中,現在陳列在由西爾萬·杜比松(Sylvain Dubuisson) 設計的新聖物箱中,陳列在中央教堂。
「你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到巴黎聖母院。這條路線將是一次偉大的重新發現之旅,讓人們了解大教堂存在的意義,」主教說。 “因為巴黎聖母院是為了上帝的榮耀而建造的。”
希望與信念
如今,隨著聖母院的重新開放,這個被歷史學家描述為「農奴被解放、舉行宴會、窮人找到避難所、簽訂合約、出發前贈送禮物的地方」再次被移交給了法國政府。火災後漫長的恢復過程是充滿挑戰和希望的旅程。從火災造成的嚴重破壞到重新開放,展現了人類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團結一致的精神。
這不僅是建築的重生,更是人類文化精神的提升。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讓我們期待這座偉大的大教堂再次矗立在塞納河畔,成為希望和信仰的新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