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我們希望確保孩子的牙齒健康強壯。這將讓他們終生擁有燦爛的笑容。許多父母竭盡全力預防牙齒問題。但不知不覺中,一些善意的習慣可能弊大於利。這些常見的做法可能正在默默損害孩子的牙齒。讓我們來看看五種可能有害的習慣。
1. 給尚未完全長出牙齒的孩子餵食軟食
許多父母確保孩子吃柔軟、易咀嚼的食物。他們會切碎水果或去除肉骨,即使孩子可以咀嚼較硬的食物。這看似保護,但可能會損害孩子的發育。
不咀嚼較硬的食物意味著頜骨無法正常發育。這可能導致「雙排牙」——即恆牙在乳牙脫落前長出。此外,避免硬食會減少顳下頜關節(TMJ)的使用。TMJ對頜骨和面部發育非常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2個月以上的孩子嘗試不同質地的食物。像蘋果或桃子這樣的水果是很好的選擇。在監督下讓孩子咀嚼骨頭等較硬的食物,有助於他們的頜肌發育。
![](https://9pt.com/asset/2024/12/1de986a12e661961126f4b8dd44428fb.webp)
2. 飯後立即刷牙
父母通常認為飯後立即刷牙是預防蛀牙的最佳方法。但在食用酸性或含糖食物後,這並不是理想的做法。這些食物會降低口腔的pH值並軟化牙釉質。立即刷牙可能會侵蝕牙釉質並導致敏感。
最好等一會兒再刷牙。鼓勵孩子用清水漱口。如果食物是酸性或黏性的,可以使用牙線、牙籤或水牙線進行更徹底的清潔。
![](https://9pt.com/asset/2024/12/e50ecc53be14207c4a2971ca5558fc9d.jpg)
3. 讓孩子過早或無人監督下刷牙
鼓勵獨立是好事,但許多10歲以下甚至更大的孩子無法有效刷牙。電動牙刷有幫助,但必須使用正確的技巧。
研究表明,即使學會了正確的刷牙方法,許多孩子仍然會遺漏重要步驟。父母應繼續監督,直到孩子能夠正確刷牙。檢查他們是否能繫鞋帶或寫自己的名字。大多數孩子在10歲時可以獨立刷牙。但請諮詢牙醫,確保他們刷牙效果良好。
![](https://9pt.com/asset/2024/12/989d35e589476b258aba2a56f912b9b1.webp)
4. 使用美白牙膏處理黃牙
父母有時看到孩子的恆牙發黃,便嘗試使用美白牙膏。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恆牙自然看起來較黃,因為牙釉質更厚且更透明。下面的黃色牙本質會透出來。
美白牙膏對孩子的牙齒來說過於刺激。這些產品含有磨料,可能會磨損牙釉質。最好使用專為兒童設計的牙膏。這些牙膏更溫和,對他們的牙齒更安全。
![](https://9pt.com/asset/2024/12/5fa563a37c6d5f4f2693fbf9f1c58477.jpg)
5. 用力刷洗污漬或過早進行專業清潔
父母看到孩子牙齒上的黑點時可能會驚慌。然而,這些黑點通常只是表面污漬。以下是區分的方法:
- 色素污漬:這些可以刷掉或刮掉。
![](https://9pt.com/asset/2024/12/faeea26f84ff21db40a8cb0bb0e54c20.jpg)
- 蛀牙痕跡:這些是深色斑點,表明蛀牙。
![](https://9pt.com/asset/2024/12/1fe5457c8b3541556281d9a8c46f52e0.jpg)
如果斑點是污漬,不要用力刷洗。過度刷牙或超聲波清潔可能會損害柔軟的牙釉質。這些污漬通常會隨著孩子牙齒的成熟而褪去。如果污漬持續存在,請諮詢牙醫以排除其他問題。
結論
我們都希望孩子的牙齒得到最好的照顧。但一些看似有益的習慣實際上可能有害。注意常見的錯誤並遵循正確的牙齒護理方法。這將幫助孩子多年來擁有強壯健康的牙齒。請諮詢牙醫以獲得個性化建議。記住,平衡和謹慎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