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您觸摸耳垂、耳廓或耳後時,有時會感覺到一個小而硬的腫塊。您可能會疑惑:這是什麼?若按壓時甚至會感到不適。為了解開這個疑問,我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確實存在醫學解釋!
1. 可能成因:皮脂腺囊腫
最常見的成因是皮脂腺囊腫。人體各處都分佈著皮脂腺(包括耳部),主要功能是分泌油脂。當過量油脂阻塞腺體管道時,便可能形成皮脂腺囊腫,也就是您觸摸到的硬塊。

2. 形成原因解析
以下情況可能導致這些小腫塊的形成:
1. 青春發育期
青少年時期皮脂腺分泌旺盛,油脂產量增加容易造成阻塞,進而形成硬塊。

2. 耳部清潔不足
耳部衛生欠佳是常見誘因。若未定期清潔耳周及耳後區域,油脂容易堆積。許多人會無意識地以不潔手部觸碰臉部或耳部,此舉可能加劇皮脂腺阻塞。

3. 外部因素影響
配戴眼鏡者需特別注意鏡架清潔。鏡架腳部容易積聚細菌與污垢,長期接觸耳部可能誘發皮脂腺囊腫。

3. 惡化情況:感染與膿腫
若腫塊發生感染,可能發展為膿腫。此時會伴隨發炎化膿現象,需進行醫療處置。
4. 耳後腫塊:更多可能性
若硬塊位於耳後而非耳垂或耳內,可能涉及不同成因:
1. 顳骨乳突
耳後觸摸到的硬質凸起可能是顳骨乳突。這是顳骨的自然突起,個體差異可能導致其明顯程度不同,通常無需擔憂。

2. 淋巴結腫大
若腫塊伴隨溫熱感、疼痛或腫脹,可能是淋巴結腫大。耳周淋巴結屬免疫系統,當身體或鄰近器官感染時,淋巴結會腫脹以阻截細菌。此情況可能影響進食、飲水或吞嚥,若持續存在應就醫檢查。

結語
耳周出現硬質小腫塊多屬常見狀況。保持耳部清潔,若腫塊持續存在或引發疼痛,建議及時就醫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