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模式 明亮模式

隨時了解最有趣的新聞

按下「訂閱」按鈕,即表示您確認已閱讀並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
Follow Us

隨時了解最有趣的新聞

按下「訂閱」按鈕,即表示您確認已閱讀並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
隱世天堂:探索法羅群島
阿拉巴馬州一名女子接受豬腎臟移植手術,三週後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
寄生蟲:隱形的「思維操控者」

阿拉巴馬州一名女子接受豬腎臟移植手術,三週後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

據《紐約時報》記者羅尼·卡林·拉賓報導,阿拉巴馬州一名接受基因改造豬腎移植手術的女性三週後便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11月25日,53歲的托瓦娜·盧尼成為美國第三位接受實驗性豬腎移植手術的患者。

1. 手術與康復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阿拉巴馬州一名接受基因改造豬腎移植手術的女性現已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現年53歲的托瓦娜·盧尼上月成為全美第三位接受活體豬腎移植的患者。

目前盧尼的康復狀況顯著,但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的醫師仍密切監測其恢復進程。醫療團隊旨在確保患者持續健康,並研究這項突破性手術的臨床結果。

Advertisement

盧尼曾於1999年將一顆腎臟捐贈給母親。然而2002年懷第二胎時,她罹患引發不可控高血壓的子癲前症,此病症導致腎臟損傷並最終發展為慢性腎臟病

2016年底,盧尼開始接受透析治療——這是在腎臟無法正常運作時清除血液中多餘液體與廢物的醫療程序。隔年初,她被列入人類腎臟移植等候名單。身為健康狀況良好的活體捐贈者,盧尼在名單中排序相當靠前。

然而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的官方聲明指出,要為盧尼找到匹配的人類腎臟「幾乎不可能」。其血液中含有大量抗體,很可能導致身體排斥多數移植腎臟。

盧尼在等候名單上已等待近八年。

2. 豬腎移植契機

盧尼回憶曾觀看電視報導,內容關於研究人員探討豬器官供人類使用的可能性。深受吸引的盧尼透過透析治療社工詢問接受豬腎移植的可能性。

她聯繫上潔米·洛克——這位移植外科醫師時任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不相容腎臟移植項目主任,後出任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移植部門主管。

洛克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進行異種移植——將非人類組織移植至人體的許可。FDA最終透過特殊專案批准該手術,此專案允許醫師對無其他選擇的患者實施實驗性手術。

異種移植無疑存在風險,但盧尼願意一搏。先前兩位接受基因編輯豬腎移植的患者均已離世。首例死於心臟驟停(醫師稱與移植無關),次例因心臟藥物損傷移植腎臟而須摘除。這些患者健康狀況遠比盧尼惡劣,均罹患盧尼未有的嚴重心臟疾病

3. 手術細節與腎臟來源

盧妮的手術預定於11月25日進行。該手術由洛克與其導師——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移植研究所所長羅伯特·蒙哥馬利博士共同執刀。

豬腎來自Revivicor公司,該公司為聯合治療公司旗下子公司。Revivicor科學家對豬隻進行了十項基因編輯,以提高盧妮身體接受異體組織的可能性。他們添加了六個人類基因,並移除了一個負責豬隻生長激素的基因。此外,還移除了三個可能引發盧妮體內免疫反應的基因。

據《生命科學》記者尼可萊塔·蘭尼斯報導,研究人員先前已在腦死人類病患身上測試過這款經過十項編輯的豬腎,因此對盧妮身體可能產生的反應已有初步認知。相較之下,前兩名接受移植的患者僅獲得經過單一基因編輯的豬腎。

手術歷時七小時。當豬腎縫合定位後,立即呈現粉紅色並開始製造尿液——這兩者皆是移植成功的重要徵兆。

截至12月6日,即術後僅11天,盧妮便已出院。檢測顯示其新腎臟正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肌酸酐等廢棄物。她已停止洗腎,血壓也獲得控制。

未來三個月,盧妮將持續在醫院附近接受每日健康檢查。她同時需配戴監測血壓、心率及其他生命徵象的裝置。

醫療團隊正密切觀察器官排斥的早期徵兆。相較於人類腎臟移植,豬腎移植具有較高的排斥風險。若發現排斥現象,醫師可能施予免疫抑制藥物進行控制。

4. 未來展望與鼓勵病患

1999年,托瓦娜·盧妮曾將自己的一顆腎臟捐贈給母親。

展望未來,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醫師團隊希望明年能啟動採用十項基因編輯豬腎的正式臨床試驗。他們同時計劃比較十項編輯豬腎與單一基因編輯腎臟的表現差異。

「移植手術是少數能在一夕間治癒複雜疾病的療法,但現有器官數量遠不足以滿足所有需求者。」洛克表示:「想到我們或許能為那些在等待名單上苦候的病患解決器官短缺危機,就讓我感到無比欣喜。」

與此同時,盧妮正享受著雙腎健全的生活。她的食慾已然恢復,能輕鬆處理家務,更懷抱未來夢想——例如造訪迪士尼樂園

「這感覺像是全新的人生起點。」盧妮向美聯社記者勞倫·尼爾加德如此描述。

她鼓勵其他洗腎病患評估豬腎移植是否適合自身狀況。據估計,全美有3,550萬成年人患有慢性腎臟病,逾9萬名患者正等待腎臟移植。根據國家腎臟基金會資料,2023年約有27,000名患者接受人類腎臟移植。

「我想給予那些接受透析的人勇氣——我知道這並不容易,」盧尼週二在記者會上表示,據《生命科學》報導。「這不是唯一的選擇,仍有希望。」

隨時了解最有趣的新聞

按下「訂閱」按鈕,即表示您確認已閱讀並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
Previous Post

隱世天堂:探索法羅群島

Next Post

寄生蟲:隱形的「思維操控者」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