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模式 明亮模式

隨時了解最有趣的新聞

按下「訂閱」按鈕,即表示您確認已閱讀並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
Follow Us

隨時了解最有趣的新聞

按下「訂閱」按鈕,即表示您確認已閱讀並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

奧伊米亞康:地球上最寒冷城市的生活

位於俄羅斯北極圈以南的奧伊米亞康,是地球上最寒冷的人類永久居住地。無論你所在的地方有多寒冷,都難以與奧伊米亞康的極端低溫相提並論。

攝影師阿莫斯·查普爾的奧伊米亞康探險

紐西蘭攝影師阿莫斯·查普爾勇敢前往奧伊米亞康及其鄰近城市雅庫茨克,記錄當地居民的生活。他探索這個冬季平均氣溫約-58°F(-50°C)地區的生存實況。

奧伊米亞康常被稱為「寒極」,作為地球最寒冷永久居住區的紀錄保持者,這裡僅有約500名居民。多數是原住民雅庫特人,也有部分俄羅斯和烏克蘭人。蘇聯時期政府曾以高薪誘導工人前來這片嚴酷之地工作。

Advertisement

歷史紀錄:史上最低溫

奧伊米亞康設有紀念碑,銘刻1924年創下的-96.16°F(-71.2°C)極寒紀錄。查普爾對當地詭異的空城景象印象深刻:「街道完全空無一人。我原以為會看到人們在嚴寒中維持日常活動,但實際上居民對寒冷充滿恐懼。」

這種恐懼完全合理。舉例來說,若在奧伊米亞康的日常低溫中赤身外出,不到一分鐘就會凍斃。查普爾觀察到居民外出時都行色匆匆。

奧伊米亞康的特殊基礎建設

奧伊米亞康僅有一間商店,但設有郵局、銀行、加油站甚至小型機場,並擁有自己的學校。有趣的是,這些學校通常只在氣溫低於-60°F(-51°C)時才會停課。所有建築都建在支柱上,以應對地下約4公尺深處不穩定的永久凍土層

附近有座終年不凍的天然溫泉,農民會帶牲畜前往飲水。24小時營業的加油站維持城鎮運作,工作人員採取兩週輪班制以確保極端環境下的基礎服務。

寒冷飲食與傳統

奧伊米亞康居民飲用「俄羅斯茶」,實為伏特加。當地人相信烈酒有助禦寒,當然也需多層衣物保暖。飲食以馴鹿肉為主,魚類亦常見,偶爾會食用冷凍馬血製成的料理。

儘管室外溫度極低,奧伊米亞康居民仍會讓汽車整夜保持發動狀態以防引擎凍結。然而即便採取這種預防措施,傳動軸有時仍會結冰。

蘇聯時代的生活:工作與融合

蘇聯時期,許多工人為獲取承諾的財富與獎金遷居至奧伊米亞康和雅庫茨克等偏遠地區。這些工人與原住民雅庫特人共同創造了該地區獨特的文化融合。

奧伊米亞康的畜牧業

由於極端寒冷氣候,奧伊米亞康無法種植作物,畜牧業成為當地唯一的農業形式。農民必須特別注意確保牲畜保暖並獲得未結冰的飲水。

除畜牧業外,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之一的俄羅斯公司ALROSA在此地設有重要據點。該地區蘊藏豐富的鑽石、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這也解釋了為何地區首府雅庫茨克能成為富裕且具國際聯繫的城市。

極寒之城的旅遊業

令人意外的是,奧伊米亞康還發展出小型旅遊業。雖然夏季氣溫較為宜人,偶爾可達華氏90度(攝氏32度),但溫暖季節僅持續數月。當地晝夜變化極其明顯,冬季白晝僅約三小時,夏季則可延長至21小時。儘管環境嚴酷,每年仍有約千名遊客勇闖寒境。

奧伊米亞康旅遊宣傳網站寫道:「遊客將騎乘雅庫特馬、用冰杯飲用伏特加、品嚐生馬肝與冷凍魚肉、體驗俄式桑拿,並即刻感受雅庫特的極致嚴寒!」

奧伊米亞康的生活挑戰

在奧伊米亞康生活需要堅忍精神。像尼古拉·彼得羅維奇這樣的農民會為乳牛提供特殊隔熱畜棚以防凍斃。雅庫特馬則完美適應嚴苛環境,這些耐寒的動物能用蹄部刨開積雪尋找冰封的草料。

每日清晨,居民會使用拖拉機運送新鮮煤炭至工廠,並清除前日燃燒後的灰燼。

道路的歷史意義

連接奧伊米亞康與雅庫茨克的道路被稱為「白骨之路」,由古拉格勞改營的囚犯建造而成。數千名工人在施工期間喪生,這個暱稱殘酷提醒著該地區的苦難歷史。

從奧伊米亞康駕車至雅庫茨克約需兩日。在雅庫茨克,車輛、人群與工廠排放的蒸氣形成厚重霧氣籠罩城市。當地市場中,嚴寒空氣使魚類與兔肉維持冰凍狀態直至售出。

令人戰慄的絕美地景

雅庫茨克市區遍布覆雪建築與雕像,包含二戰士兵紀念像。積雪常覆蓋雕像表面,為城市增添超現實氛圍。當地婦女穿梭於人車蒸氣形成的濃霧中行走。

結論:地球極寒之地的生存之道

奧伊米亞康的生活無疑充滿挑戰,但當地居民已適應極端嚴寒。他們在如此惡劣環境中展現的韌性與生存能力令人驚嘆。儘管酷寒無情,奧伊米亞康居民仍以堅定意志持續著日常生活。

隨時了解最有趣的新聞

按下「訂閱」按鈕,即表示您確認已閱讀並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
Previous Post

飲食排名:十大最佳減重與健康飲食法

Next Post

探索喬治亞:旅人未覺的秘境瑰寶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