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模式 明亮模式

隨時了解最有趣的新聞

按下「訂閱」按鈕,即表示您確認已閱讀並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
Follow Us

隨時了解最有趣的新聞

按下「訂閱」按鈕,即表示您確認已閱讀並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
踏入大涼山科德山谷,探索彝族的神秘文化
印度手工清道夫:苦難人生與短暫壽命

印度手工清道夫:苦難人生與短暫壽命

在印度,存在著一群被稱為「徒手清潔工」的勞動者。這個稱謂看似與清潔相關,但他們的工作遠不止處理廢棄物這麼簡單。每天,這些工人需要徒手接觸人類排泄物,其中往往含有致命病原體。

徒手清潔工的非人工作

在基礎設施落後的地區,當堵塞的下水道、廁所、排水溝和化糞池無法用機器清理時——或是雇主為節省成本不願使用先進設備時——人類勞動者就被送入這些骯髒環境。沒有護目鏡、口罩或專業防護服,他們通常僅著少量衣物甚至全裸作業,將身體浸入令人作嘔的污物與污水。

他們潛入漆黑汙水中,用桶或鏟子收集穢物,再裝入手推車或竹籃運送,有時需搬運至數公里外的處理場。

Advertisement

健康威脅與短暫壽命

長期接觸病毒、污染物與有毒氣體,使多數清潔工罹患嚴重疾病,從灼傷、呼吸系統問題、皮膚與血液感染,到眼部與喉部病變。有些工人甚至在作業時窒息身亡。這群人的平均壽命僅有40歲,實際情況往往更低。據維權組織清潔工運動(SKA)數據,2017至2018年間死亡的徒手清潔工平均年齡僅32歲。每年約600名清潔工因各種原因死亡,被媒體稱為「全球最危險工作」。

即便風險巨大,這些工人每日僅能獲得320盧比(約4美元或27.5人民幣)報酬。

法律禁止與社會污名

這項工作的非人道性質引發多次抗議。印度雖立法禁止徒手清潔,但執法力度不足。SKA統計顯示,仍有逾77萬人從事此業。此現象的持續,部分源於從業者多屬低種姓群體——達利特人(賤民)。儘管種姓制度已廢除,其影響仍深植社會。許多人認為低種姓者天生適合處理排泄物等「骯髒」工作。

清潔工社群運動創始人維馬爾·庫馬爾出身達利特家庭。其母從事清潔工微薄收入供其求學,最終因長期吸入粉塵罹患肺癌去世。當庫馬爾的師生知曉其背景後,非但未予關懷反而欺凌他。他回憶:「社會認定我們生來就該清理他人穢物,我們在生活中處處遭遇歧視。」這種代際相傳的清潔工職業,使達利特家庭幾乎無法擺脫貧困或提升社會地位。

絕境求生的掙扎

無法逃離現狀的清潔工,多數選擇飲酒麻醉感官以忍受惡臭。可悲的是,某些醉酒的工人進入下水道後意外身亡,其死亡常使整個家庭失去經濟支柱。古吉拉特邦的安賈娜接到丈夫烏梅什·巴曼尼亞死訊時,距孩子出生僅剩10天。23歲的丈夫遺體被發現時裹滿污水,留她獨自面對育兒難題。

泰米爾納德邦的安納瑪遭遇相似悲劇——丈夫在工廠下水道窒息身亡,留下她與兩名幼女在迷茫與絕望中掙扎。

未兌現的賠償承諾

最令人震驚的是,死者家屬往往無法獲得賠償。例如拉特納本的丈夫2008年在工廠下水道吸入毒氣身亡,當局承諾賠償卻拖延15年未兌現。

這種持續的不公,折射出根深蒂固的社會偏見。只要歧視存在,徒手清潔工就難以擺脫危險工作環境與不公平待遇。

結語

印度徒手清潔工的悲劇,是社會歧視與政府作為不足的直接後果。這些勞動者不僅面臨工作危險,更承受歧視與貧困的雙重壓迫。雖有法律進展,但問題仍未根本解決,苦難仍在代際延續。

隨時了解最有趣的新聞

按下「訂閱」按鈕,即表示您確認已閱讀並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
Previous Post

踏入大涼山科德山谷,探索彝族的神秘文化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