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模式 明亮模式

隨時了解最有趣的新聞

按下「訂閱」按鈕,即表示您確認已閱讀並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
Follow Us

隨時了解最有趣的新聞

按下「訂閱」按鈕,即表示您確認已閱讀並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

韓國即食麵:辣味拉麵如何成為最愛

韓國人對速食麵(라면,拉麵)的熱愛早已超越單純口腹之慾——這是場文化現象。但這道樸實無華的料理如何成為國民美食?讓我們回溯速食麵在韓國的起源與演變。

韓式速食麵誕生記

1960年代初期,韓國食品工業尚處萌芽階段。受日本日清食品啟發,三養食品於1963年推出韓國首款速食麵《三養拉麵》。然而市場反應卻未如預期。

原因何在?兩大關鍵因素:

Advertisement

  1. 無麥無習慣——朝鮮半島氣候土壤不利小麥種植。傳統上韓國人食用多用於節慶的蕎麥麵(냉면)。
  2. 翻譯誤區——「라면」一詞直接借用日語「拉麵」。但韓語發音中,라면亦可指稱「羅棉」布料,令民眾困惑究竟販售何物!

從冷遇到位列神壇

初期銷售慘淡,1963年僅售出20萬包。但三養祭出法寶——免費試吃!員工在公園劇院派發樣品,憑藉現煮拉麵的誘人香氣打開市場。

此舉奏效:1966年月銷量飆至240萬包,1969年更暴增至1500萬包。

成長動能何在?價格優勢。每包僅10韓元的速食麵堪稱時代良心價:

  • 香菸:25韓元
  • 咖啡:35韓元
  • 電影票:55韓元
  • 炸醬麵:50韓元

更驚人的是,當時街頭流行以美軍基地剩餘物資(香腸、午餐肉、鷹嘴豆、起司、麵包)熬煮的「饘粥」(멱죽),每碗售價5韓元。相較之下,速食麵才是正經餐食!

速食麵的政治經濟學

1960-70年代韓國面臨米糧危機。政府推行《麵粉消費促進運動》,鼓勵民眾食用小麥製品。三養速食麵因此晉升國家認證主食。

時任總統朴正熙據傳酒後必食一碗,更曾向三養高層提議

這個小小的建議,為韓國標誌性辛辣速食麵奠定了基礎。

農心與韓式辛辣速食麵的崛起

1960年代末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樂天食品等企業相繼加入戰局。關鍵角色之一是農心,由樂天創始人辛格浩的胞弟辛春浩創立。這場商業競爭甚至導致家族分裂,辛春浩將農心獨立運營。

農心大膽推出濃郁湯底產品,包括牛骨湯麵與炸醬麵風味拉麵,市佔率呈指數級增長。

至1985年,農心超越三養成為韓國速食麵龍頭。兩大事件鞏固其霸主地位:

  1. 辛拉麵誕生(1986)——以創始人辛春浩命名,首度主打辛辣特色。產品上市恰逢1986年亞運1988漢城奧運,成功將「火辣」形象推向國際。
  2. 工業牛油事件(1989)——當競爭品牌深陷問題牛油醜聞時,農心因使用棕櫚油安然度過危機,消費者信任度與銷量同步攀升。

韓式速食麵如何成為全球圖騰

從戰後必需品到世界級食品,韓式速食麵走過獨特發展軌跡:

  1. 戰時需求——與日本相似,韓國因米糧短缺與人口激增發展速食麵
  2. 文化調適——有別於日式速食麵定位,韓版主打家庭正餐替代功能
  3. 政策支持——1960-70年代推廣小麥消費政策助長產業發展
  4. 辛辣革命——朴正熙飲食政策與1986-88國際賽事共塑辛辣特色
  5. 危機轉機——1989食安風暴清除競爭對手,確立農心辛拉麵霸主地位

如今,韓式速食麵已超越食品範疇,成為文化符號、出口主力,更是全球數百萬人的日常慰藉。

隨時了解最有趣的新聞

按下「訂閱」按鈕,即表示您確認已閱讀並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
Previous Post

麵包與啤酒:文明的隱藏密碼

Next Post

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可能是致命流感!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