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出生後,除了媽媽的疼愛與呵護,最先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處理嬰兒肌膚問題。
其中,濕疹是許多新手爸媽都會遇到的狀況。
濕疹可不是小問題,它會讓寶寶因搔癢疼痛感到不適,這對媽媽來說簡直揪心。
今天就帶大家深入了解濕疹到底是什麼、如何幫助寶寶肌膚恢復健康,並分享必學的嬰兒肌膚護理秘訣。
什麼是濕疹?寶寶肌膚的「狡猾敵人」
濕疹(eczema),又稱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皮膚問題,特別容易發生在0-1歲的寶寶身上。
你可能會發現寶寶皮膚出現紅斑、乾燥脫皮,或是因搔癢不停抓撓。
別擔心,濕疹並非重大疾病,它是因免疫系統未成熟引發的皮膚過敏反應。
寶寶的肌膚天生較脆弱,更容易因環境刺激引發濕疹。

常見濕疹誘發因素:
- 環境變化:空氣過於乾燥或潮濕、溫度劇烈變化
- 皮膚過敏原:衣物材質、香精、洗劑、花粉等
- 寶寶體質:敏感肌寶寶、家族有過敏史者更容易出現濕疹
- 飲食因素:母乳寶寶可能因媽媽飲食選擇不當,或開始吃副食品後接觸特定食物引發過敏

濕疹症狀:小紅點大麻煩
濕疹通常從寶寶臉部、頸部、耳後和四肢關節處開始,尤其膝蓋後方和手肘內側。
常見症狀包括:紅斑、乾燥脫皮、結痂、起水泡等。
隨著濕疹持續,皮膚會越來越乾燥搔癢,抓撓會使狀況惡化。
濕疹常見症狀:
- 皮膚出現紅色疹塊,尤其臉部、頸部、手肘與膝蓋處
- 皮膚乾燥粗糙,出現龜裂紋路
- 搔癢感,寶寶常抓撓導致皮膚破損感染
- 濕疹癒合時會脫皮結痂

寶寶濕疹怎麼辦?媽媽必學護理指南
雖然濕疹常見,但對寶寶肌膚健康可能造成長遠影響。
因此當寶寶出現濕疹症狀時,及時採取行動非常重要。
以下這些實用護理技巧能有效對抗濕疹,讓你成為濕疹「終結者」!
1. 保持肌膚清潔保濕
濕疹最常發生在乾燥肌膚上,因此保持寶寶肌膚清潔與保濕至關重要。
洗澡時避免使用過熱水溫與刺激性肥皂,選擇溫和不刺激的護膚產品。

重點技巧:
- 溫水沐浴:水溫維持36-37°C(97-98.6°F),避免過熱或過冷刺激寶寶肌膚
- 溫和護理:使用無香精、無添加的嬰兒沐浴產品,避免使用成人香皂或沐浴乳
- 保濕程序:沐浴後立即塗抹無香精、無酒精的保濕霜,特別加強濕疹好發部位
2. 衣物選擇要謹慎
為寶寶選擇衣物時,優先考慮柔軟透氣的材質。避免過緊或粗糙布料,這些都可能刺激濕疹皮膚。
棉質衣物是絕佳選擇,既柔軟又透氣。新衣物要先清洗後再穿,去除殘留化學物質。
同時避免使用刺激性洗衣精或柔軟精,這些都可能引發濕疹。

3. 環境控制很重要
環境因素對濕疹發作影響重大。
- 濕度調節:空氣過於乾燥時,可在寶寶房間使用加濕器保持空氣濕潤
- 溫度控制:維持適中室溫,過熱或過冷都可能加劇濕疹症狀
- 過敏原管理:盡量減少塵蟎、寵物皮屑等過敏原接觸

4. 使用外用藥物治療
針對較嚴重的濕疹情況,可能需要使用外用藥物。

5. 注意食物誘發因素
若寶寶有食物過敏問題,可能與濕疹發作相關。
常見可能誘發濕疹的過敏原包括牛奶、雞蛋、花生、海鮮等。
若懷疑食物過敏因素,可與兒科醫師討論進行過敏檢測或飲食調整。

6. 避免抓撓行為
抓撓會導致皮膚損傷加重,增加刺激甚至引發感染。
可定期修剪寶寶指甲,必要時給寶寶戴上柔軟的防抓手套,特別是在睡眠時。

7. 及時就醫諮詢
若居家護理後濕疹仍未改善或惡化,應及時諮詢兒科醫師。
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處方藥物治療,並指導長期管理濕疹的方法。

總結:正確護理讓濕疹不再困擾
雖然對抗濕疹是場持久戰,但請記住只要正確護理,多數寶寶都能有效改善並控制狀況。
關鍵在於保持肌膚保濕、避開誘發因素,並遵循醫師指導。透過適當治療與日常護理,寶寶定能戰勝濕疹,擁有健康快樂的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