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過越南蜈蚣宴,這輩子總算沒白活」
越南人對自然的熱愛總以超乎常理的方式呈現。這裡的越南巨人蜈蚣不僅是陰影中的潛伏者,更是東南亞秘境的主宰——既盤踞在熱帶雨林深處,也君臨當地人的餐桌。
每種看似獵奇的食材背後,都藏著百毒不侵的味蕾與鋼鐵鑄就的胃。生在越南的蜈蚣自帶不凡宿命:從陰暗角落爬出,從人類最深的恐懼中現身,最終卻化作盤中珍饈,成為最驚心動魄的視覺盛宴。

勇氣試煉場 舌尖大冒險
當烤蜈蚣盤上桌時,外國遊客往往嚇得後退三步,本地人卻氣定神閒地用竹筷夾起一隻,蘸上辣椒醬便往嘴裡送。
「第一次吃蜈蚣時,感覺有十幾條腿在你嘴裡翻跟斗。」法國旅遊部落客安娜回憶起她的越南奇遇,「然後你就停不下來——要麼趕緊嚼碎,要麼等著牠在你舌頭上大鬧天宮。」

剛上桌的蜈蚣經過炭火洗禮,原本筆直的身軀微微蜷曲。節肢動物的甲殼在炙烤後呈現出脆硬質感,細小的腿足焦黑蜷縮,反而有種詭異的吸引力。當地人常會惡作劇般將蜈蚣遞給猶豫的遊客,笑說:「放心,牠現在已經不會咬人了。」
對越南人而言,吃蜈蚣就像夜市擼串般平常——甚至比吃帶殼海鮮更方便。「蝦子要剝殼,蜈蚣直接下嘴就行啦。」胡志明市美食家黎文福戲稱。他咧嘴笑道:「吃蜈蚣是對生命的致敬,畢竟牠們比我們勤勞——腿都比人類多幾十倍!」

飢荒救星到傳世美味
某些人對蜈蚣的熱愛始於生存需求。黎文福回憶起童年關鍵時刻:
「那年鬧饑荒,父親抓來蜈蚣配米酒烤著吃,說能補腎。從此開啟新世界大門。我至今不明白餓肚子為何要先補腎——但多虧那隻蜈蚣,我活下來了。」

蜈蚣料理方式千變萬化,炭烤最得原始野趣。「明火炙烤最能激發野性本味,」黎文福解說,「焦脆外殼與細嫩蟲肉形成完美對比。」

追求刺激者可嘗試油炸蜈蚣。河內近郊鄉村酒肆裡,酥炸蜈蚣佐青檸汁是最硬核的下酒菜。某些高階吃法則將蜈蚣料理推向新高度:用米酒清蒸凸顯鮮甜,或涮火鍋品嚐極致嫩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