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聖誕火雞的歷史,在盎格魯-撒克遜世界裡,烤火雞可謂是獨佔鰲頭。但這隻美洲鳥類是如何主宰節日餐桌的?
聖誕火雞的起源
在大航海時代之前,歐洲人從未見過火雞。火雞原產於美洲,這意味著傳統的歐洲聖誕盛宴根本沒有火雞。然而節慶大餐需要硬菜,縱觀歷史,整隻禽類——無論是雞、鴨還是鵝——都是節日盛宴的主打。

中世紀聖誕大餐吃什麼?
在中世紀英格蘭,人們用豪華烤肉慶祝聖誕。對平民來說,烤雞或烤鴨是標準配置。但貴族階層會選擇更奢華的菜式:
- 烤鵝——火雞流行前最體面的聖誕硬菜
- 整隻豬頭——中世紀皇家宴席的壓軸菜,撐場面專用
- 珍禽異獸——貴族有時會烤孔雀等稀有禽類來炫富

火雞如何進入英國聖誕傳統?
隨著都鐸王朝崛起與英國海外貿易急速擴張,新興的商人階層開始在宴席奢靡度上與貴族較勁。當貴族家庭烤孔雀時,富商們覺得必須要拿出對等食材。
與此同時,另一種大型禽類登陸英國港口——來自非洲的珍珠雞。這些禽類經鄂圖曼土耳其運抵英格蘭,因此被英國人稱為「土耳其鳥」。

當英國人抵達北美時,發現當地野生火雞數量龐大。既然烤大型禽類本就是聖誕傳統,這種鳥類便成為節日大餐的完美選擇。
與此同時,英國人也開始將美洲火雞運回英格蘭,從16世紀後,烤火雞逐漸取代烤鵝成為聖誕主食。

火雞的命名烏龍
有趣的是,「火雞」這個名稱引發了全球誤會。由於英國商人最初將珍珠雞與鄂圖曼帝國掛鉤,當他們後來遇到美洲火雞時,「土耳其」這個稱呼便被沿用下來。

但最具諷刺意味的是:
- 英國人把產自美洲的火雞命名為「土耳其」
- 土耳其人獲得來自新大陸的火雞後,由於當時多數歐洲人認為美洲屬於印度,土耳其人將其稱為「Hindi」(印度雞)
- 如今多數國家稱火雞為「土耳其」,而土耳其本國卻稱其為「印度雞」

火雞真的好吃嗎?
儘管貴為聖誕終極硬菜,火雞其實並不美味。多數盎格魯-撒克遜人承認,他們吃火雞更多是出於傳統而非享受。就像中秋節的月餅,火雞往往作為節慶儀式道具出現——宴席結束後便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