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第一口根汁汽水——这种泡沫丰富、香料味浓的软饮——是童年重要时刻。它形似啤酒却无酒精,最初作为草药疗法酿造,后来演变成文化符号。

有人爱它浓烈独特的味道,也有人形容是”碳酸止咳糖浆”。在美国境外,它始终是最具争议的饮料之一——要么深爱,要么终生避之不及的味觉体验。

从草药疗法到文化符号
根汁汽水起源于印第安部落的根茎补剂。欧洲移民结合啤酒酿造传统改良配方,创造出早期版本。最初成品浓稠如糖浆,泡沫似奶油,散发着樟脑、糖蜜与潮湿泥土的强烈气息。早期饮用者虽觉口感刺激,却坚信能强身健体。

随着美国人口味演变,饮料变得更甜更顺滑。虽在本土广受欢迎,对外国人仍是味觉挑战。



外国人为何难接受?
这款饮料常年位居”外国人最讨厌食物”榜单。即便在快餐与咖啡连锁全球化的今天,它仍是难以跨越的文化壁垒。
就连以重口味著称的爱尔兰酒客,初尝时也会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就像发现高中暗恋对象正在约会秃顶教授。

YouTube上的#试吃挑战记录着初尝者的震惊。与德国生肉酱、英国羊杂布丁等视觉冲击食物不同,这款看似清爽的饮料会给人意想不到的药水暴击。
📌 “像过期薄荷止咳糖浆!”
📌 “仿佛在舔药柜!”

Reddit和Quora上,关于”美国人为何钟爱这种两极风味”的讨论从未停歇。

禁酒令催生的国民饮料
美国有着严苛的饮酒阶梯:16岁驾车、18岁投票、21岁饮酒。酗酒常与道德堕落挂钩,戒酒要通过匿名互助会。

禁酒令时期(1920-1933),这款饮料成为啤酒替代品。药剂师查尔斯·埃尔默·海尔斯1875年首次商业推广,定位清爽饮品。待酒精禁令生效时,它已是国民饮料。

即便20世纪末甜味鸡尾酒盛行,它仍是蓝领阶层的合法”微醺”选择。
无酒精的精酿啤酒?
当代精酿运动推崇丁香、肉豆蔻等香料啤酒——这些恰是根汁汽水的传统元素。
其混合草本、香料与发酵提取物的工艺,与传统酿酒技术异曲同工。有人说”真硬汉不需要酒精”,但需要证明自己能驾驭这款饮料。

正如Reddit用户@Maccas75所说:
🗨️ “每晚六罐啤酒,家里老婆说了算。换成两瓶这个,转眼成为幸福之家的话事人。”
在电子烟取代不了香烟的时代,这款饮料仍是怀旧寄托——合法且令人上瘾的安慰剂。
全球变种饮料图鉴
虽难获国际认可,部分地区发展出本土版本:

东南亚——沙士汽水是清淡版,流行于马来西亚和菲律宾
中国台湾——部分奶茶店推出风味饮品
中国大陆——白花蛇草水常被比较,药草味更浓
闽台地区——黑松沙士提供温和版本

它仍是小众饮品,美国人钟爱,外国人困惑。
终极拷问:你敢尝试吗?
写完这篇,我决定去买瓶沙士试试。既然能喝下苦中药,根汁汽水应该不在话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