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eddit上闲逛时,我偶然看到一张”落基山牡蛎披萨”的图片。起初我很困惑,因为那个肾形的配料显然与牡蛎无关。好奇心驱使我研究落基山牡蛎究竟是什么——结果发现它们竟然是公牛睾丸!

我不禁想知道意大利人对此会作何反应,也很同情这位披萨师傅。虽然它们看起来不像名字暗示的海鲜,但落基山牡蛎确实是公牛睾丸(有时也用猪或羊的),经过切片、切丁或切条,裹上面包屑油炸。通常搭配鸡尾酒酱(番茄酱、塔巴斯科辣酱和山葵的混合物)和酸奶油食用。
虽然我本人没尝过,但我觉得任何裹粉油炸再蘸酱的食物都会很美味。那么,让我们深入了解落基山牡蛎的故事。

落基山脉与大平原
落基山脉 是横跨北美4800多公里的巨大山系,在美国西进运动中曾是重要障碍。熟悉《荒野大镖客2》的人都知道这些山脉的险峻——平均海拔近3000米,终年积雪,山势陡峭。

在西进运动中,有些面对无尽山峦的人选择直接在山脉东麓定居。丹佛和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等城市因此兴起。

落基山脉东侧的大平原则是未经开垦的沃土,既有冰河时期沉积的矿物质,又有充足降水,成为天然牧场。19世纪初这里遍布野生美洲野牛,后来随着野牛减少,养牛业逐渐兴起。

在落基山东麓出现了动辄数百公顷的大型牧场,牛群被驱赶数百公里运往堪萨斯等铁路城镇。
为什么是公牛睾丸?
既然当地遍布牧场,为何偏偏选中公牛睾丸?难道只是为了利用下水?不完全是,否则美国中西部该有毛肚文化了。如前所述,牛群需赶往城镇屠宰,仅1918年堪萨斯每天就要宰杀5.5万头牛。

食用公牛睾丸的首要原因是阉割副产品。虽然阉割猪是为去除公猪膻味(雄烯酮),但阉割公牛更多出于经济考量:
- 被阉公牛较少争斗,避免需要牧场主介入的伤害
- 被阉公牛较少破坏围栏或逃跑,减少维修和寻牛需求
- 被阉公牛饲料消耗更少,产出的大理石纹肉质更优

简而言之,阉割好处多多。而睾丸作为优质蛋白不能浪费,因此吃牛睾丸的习俗本质是经济驱动的。无关口味或壮阳传说,纯粹源于西部牧场阉牛需求和对副产品的利用。

食用下水特别是动物生殖器在欧洲有悠久传统(”以形补形”的概念全球通用),法、西、英都有睾丸料理。但随着美国工业化养殖发展,处理下水变得不划算,相关饮食逐渐式微。
“牡蛎”的渊源
最后的问题:为什么睾丸被称为落基山牡蛎?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初,美国人对牡蛎异常痴迷,这主要源于东海岸移民潮——牡蛎在东部沿海随处可见。19世纪纽约人年均吃掉600个牡蛎。

牡蛎既便宜又美味,1美分就能买一个,约等于糖果或报纸的价格。工人阶级和上流社会都吃牡蛎,法国文学和上流社会更将牡蛎与优雅精致联系起来。当时流行的吃法正是油炸牡蛎。

因此”落基山牡蛎”的命名源于19世纪美国人对牡蛎的钟爱,特别是油炸牡蛎。由于中西部缺乏保鲜和冷藏条件,落基山牧场阉割副产品睾丸就成了油炸替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