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模式 明亮模式

及时了解最有趣的新闻

按下“订阅”按钮,即表示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我们的隐私政策使用条款
Follow Us

及时了解最有趣的新闻

按下“订阅”按钮,即表示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我们的隐私政策使用条款

进口猪肉:为何有异味及如何去除

最近猪肉股涨得厉害,虽然钱包开心,但也提醒我猪肉价格又要涨了。去年肉价高峰时,我吃了不少便宜的进口猪肉。但说实话,国内很多人对进口肉还是心存疑虑。除了疫情因素,冷冻肉总让人觉得不够新鲜。更重要的是,不少人抱怨进口肉有股怪味——有人说臭,有人说腥,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国外杀猪不放血。真是这样吗?

现代屠宰场都规范放血

网上流传的说法是:国外用电击或二氧化碳击晕生猪后直接宰杀,不放血导致肉味不佳。而国人印象中还是传统杀猪法——把猪逼到角落捆住,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血溅当场。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夸张。传统屠宰效率低且血腥,国内外现代屠宰场普遍采用击晕后规范放血。不放血会导致肉质更快腐败、淤血发黑。我们吃的猪肉(无论热鲜还是冷鲜)都经过规范放血。特别是排酸肉,会在0-4℃环境放置12-24小时,既减少汁液流失和细菌繁殖,又提升口感。

Advertisement

进口冻肉同样经过这个流程。虽然冷冻可能影响风味口感,但异味真不是放血问题。

真凶是公猪异味

这种猪肉怪味专业名称叫公猪异味,主要来自未阉割公猪的肉。这类公猪体内会产生大量类固醇物质雄烯酮(类似尿骚味),以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的粪臭素

母猪雄烯酮水平普遍较低,所以肉质异味少。粪臭素所有哺乳动物肠道都会产生,但通常会被肝脏分解。而公猪体内类固醇较多,会抑制分解过程,导致粪臭素在脂肪组织堆积。

国内猪肉为何更香

国内商品猪中,公猪基本都经过幼年阉割(俗称”敲猪”)。这既杜绝了雄烯酮产生,又能正常代谢粪臭素。母猪则多在100公斤左右、性成熟前屠宰。

那为何不是所有国家都这么做?

全球阉割差异大

虽然没人喜欢公猪味,但各国处理方式不同:

  1. 动物福利:有人认为无麻醉阉割不人道。欧盟曾计划2018年淘汰手术阉割,但未能完全实现
  2. 经济效益:阉割猪生长慢、肥肉多,影响收益

替代方案:疫苗去势

部分国家使用疫苗化学阉割。但即便在新西兰等普及国家,公猪异味仍高于欧盟标准。

进口猪肉选购指南

买进口猪肉时建议关注产地:

  • 高风险区:西班牙、英国(阉割率低)
  • 中风险区:荷兰(部分阉割)
  • 低风险区:德国(阉割率超80%)
  • 混合区:美加
  • 未知区:巴西(进口增长快,数据少)

买到异味肉怎么办

若买到有异味的肉,别急着扔:

  1. 彻底清洗猪肉
  2. 冷水下锅
  3. 最小火煮30分钟至浮沫出现
  4. 温水冲洗

这样能去除大部分异味。内部还是生的,可按需烹饪。

温馨提示

其实多数进口猪肉是安全的。虽然风味可能不及现杀猪肉,但异味真不是放血问题。了解公猪异味和各国养殖差异,既能吃得明白,也祝大家新年多吃香香猪肉!

及时了解最有趣的新闻

按下“订阅”按钮,即表示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我们的隐私政策使用条款
Previous Post

南瓜芋头糕:你做过的最简单的万圣节美食

Next Post

电饭煲食谱:简易砂锅饭 & 酿茄子晚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