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 月 2 日,在坎皮納斯市,聖保羅,巴西開設了一座1,300平方米的新工廠。
乍一看,它看起來和任何普通建築沒什麼兩樣——但實際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

其目的是什麼?
對抗對人類最致命的動物——蚊子本身。
但科學家們沒有噴灑殺蟲劑,而是將蚊子變成了盟友。
他們的目標:繁殖無害的蚊子可以阻止致命病毒的傳播。
人類與蚊子的無盡戰爭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與蚊子作鬥爭,但大多都失敗了。
即使在今天,也超過40萬人據世界衛生組織稱,每年都有人死於蚊媒疾病。
十年前,科學取得了突破。
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對雄性蚊子進行基因改造因此,當它們與野生雌性交配時,它們的後代會在成年之前死亡。
這項技術甚至在 2016 年里約奧運會期間被用來幫助阻止寨卡病毒的傳播。

從滅蚊到控制疾病
巴西在這些基因項目上投入巨資,希望徹底消滅蚊子。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們意識到消滅蚊子並不能消滅疾病。
去年,巴西再次爆發了毀滅性的登革熱疫情——超過640萬例並且幾乎6,000 人死亡。
這是一個痛苦的警鐘。
因此,巴西決定不再試圖消滅所有蚊子,而是重新考慮策略。

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的誕生
坎皮納斯的這一新設施標誌著一個轉折點。
它是在英國的幫助下建造的奧克西泰克,是早期蚊子控制項目背後的同一家生物技術公司。
但這項技術已經發生了巨大的發展。

從基因編輯到細菌保護
科學家現在不再殺死蚊子,而是用一種特殊的細菌感染它們稱為沃爾巴克氏體。
什麼時候埃及伊蚊蚊子卵被注射沃爾巴克氏體後,孵化出的昆蟲就不能再傳播登革熱、寨卡病毒或其他病毒。
當這些實驗室培育的蚊子被釋放並與野生蚊子交配時,它們的後代就會繼承沃爾巴克氏體感染,從而產生新一代抗病毒蚊子。
這就像把蚊子種群變成了天然盾對抗疾病。

工廠內部:如何飼養蚊子
在這座高科技工廠內,數以百萬計的蚊子幼蟲在嚴格的溫度和濕度控制下的水盤中生長。
當它們成熟後,工人們將它們轉移到密封的籠子裡進行飼養和繁殖。
雄性蚊子啜飲甜味溶液,而雌性蚊子則以甜味為食動物血鋪在人造“皮膚”膜上——模擬人類皮膚以獲得營養。
大約四個星期後,成年蚊子就可以被釋放到野外了。

釋放數百萬隻改良蚊子
工廠每週生產的產品數量驚人1.9 億隻感染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子。
技術人員在坎皮納斯和周邊地區釋放了它們。
每隻微小的昆蟲都成為偉大生物使命的一部分——通過消滅受感染的蚊子數量來阻止登革熱。
總的來說,該項目旨在保護超過一億巴西人來自蚊媒疾病。
該工廠於 10 月初啟動,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廠生物滅蚊中心。

古代戰爭中的巧妙策略
在與蚊子的鬥爭中失敗了幾個世紀之後,人類可能終於有了一個制勝的策略。
如果我們不能消除它們,我們可以改變他們的本性。
通過將蚊子變成阻擋病毒的生物,巴西的方法可能會重新定義世界抗擊傳染病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