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播客节目中,微软游戏业务负责人菲尔·斯宾塞透露了公司的新平台战略。
他明确表示:
“我们不再试图通过独占游戏将玩家拉入Xbox生态。我们希望玩家在任何屏幕上都能体验我们的Xbox社区和所有内容。”
他甚至大胆预言,未来在Xbox发布会上看到索尼和任天堂的logo都不足为奇。
这几乎等于直接承认Xbox正在拆除其经营二十余年的独占游戏壁垒。

过去二十年间,”御三家”(索尼、微软、任天堂)的主机战争都高度依赖独占游戏拉动硬件销售。微软为何要自毁长城?这是否意味着主机生态战争的终结?
跨平台发行已成定局
对于PlayStation和Switch玩家来说,Xbox的”去独占化”早有预兆。
2024年2月,Xbox将四款第一方游戏——完美音浪、《盗贼之海》、《隐迹渐现》、《禁闭求生》搬上PlayStation和Switch平台。结果远超预期,仅《盗贼之海》就在PlayStation卖出超百万份。
2023年底,微软宣布《夺宝奇兵:古老之圈》、《天外世界2》、《毁灭战士:黑暗时代》等新作都将采取限时独占策略,最终登陆全平台。

从谨慎试水到公开宣言,微软的转型路线图已然清晰。
尽管这些跨平台游戏的销量与Xbox首发期相比微不足道,但多数作品在Xbox平台已进入销售中后期。这种”炒冷饭”策略的吸金能力却意外强劲。
微软为何自断臂膀?
1. 盈利压力——Xbox用户池太小
3A游戏开发成本动辄数亿美元,但主机市场本身的增长速度已无法支撑这种量级的投资。
当Xbox单平台难以回本,跨平台发行就成为触达PlayStation、PC、Switch5亿用户池的必然选择。
菲尔·斯宾塞在采访中坦言,虽然Xbox只能从PlayStation销售额中抽取70%分成,但这笔收入对打造强势第一方阵容至关重要。

2. 硬件销售持续疲软
在硬件销售长期落后于PlayStation的背景下,Xbox成为转型试验田再合适不过。
据Tech4Gamers统计,2024年Xbox在美国仅售出270万台,较2023年的380万台大幅下滑。作为对比,PS5仅2024年就在美国卖出超400万台,全球销量更突破7000万台。
微软财报印证了这种转变——2024年Q4 Xbox硬件收入下降42%,但Xbox内容与服务收入增长61%,推动游戏业务整体增长。

简而言之:卖主机不赚钱,卖软件、卖订阅、卖云游戏服务才是Xbox的未来。
微软的终极目标:成为游戏界”水电工”?
微软正在下一盘大棋——牺牲短期独占利益,换取对整个游戏生态的掌控。
从去年开始,微软就在力推”游戏无界”愿景。简单来说:Xbox不再是一台主机,你的PC、手机、智能电视甚至车载系统都可以是Xbox。
云游戏是破局关键。
自2020年起,微软就将xCloud云游戏服务整合进Xbox Game Pass Ultimate订阅,允许用户通过云端在安卓设备畅玩主机3A大作。

如今xCloud已拓展至iOS、macOS和网页端。微软最新宣布,未来在Xbox购买的游戏都将支持通过xCloud在任何屏幕游玩。
结语:一场豪赌
微软的”去独占化”转型是一场豪赌——赌全球化游戏服务终将比卖硬件更赚钱。
✅ 短期利好:
- 缓解资金压力
- 扩大用户基数
❓ 长期隐忧:
- 能否维持开发者支持?
- 核心玩家会流失吗?
Xbox Game Pass等订阅模式虽为微软带来稳定收入,却引发开发者对分成比例的担忧。而部分Xbox死忠玩家则认为微软”背叛”了主机文化。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微软正在将主机战争带入全新维度,游戏行业永远不会回到从前。